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契诃夫的经典短篇小说《变色龙》,学生能够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塑造手法。同时,理解并运用对比、夸张等艺术表现手法来分析作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此外,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体会小说中的人物心理变化过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奥楚蔑洛夫这一典型形象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人性中的虚伪与势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激发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及人物性格特征;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解读文本,并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思考。
三、教学准备
教师需提前准备好相关背景资料(如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等),制作PPT课件,准备一些关于社会公正和个人道德修养方面的案例供课堂讨论使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有关狗咬人事件的小视频,引起学生兴趣后提问:“如果你们遇到类似的情况会怎么做?”然后引入契诃夫的作品《变色龙》,告诉学生们这是一篇讽刺意味十足的小说,它揭示了当时俄国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注意生僻字词的读音,并尝试概括故事的大致内容。之后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的理解,教师适时给予点评和补充。
3. 细读文本,深入探究
分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 奥楚蔑洛夫的态度为何会发生如此大的转变?
- 小说中哪些细节描写最能体现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 你认为这篇小说想要传达怎样的主旨?
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成员可以补充或提出异议。最后由教师总结归纳出答案。
4. 角色扮演,情景再现
组织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排一场短剧,分别扮演奥楚蔑洛夫、赫留金以及其他旁观者等角色。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之间复杂的关系以及社会氛围的影响。
5. 拓展延伸
结合当今社会现状,谈谈你对于公平正义的看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互相交流意见。
6. 总结回顾
再次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布置作业: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从中学到了什么道理。
五、板书设计
变色龙
契诃夫
主题:揭露社会不公现象
人物形象:奥楚蔑洛夫——虚伪、势利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六、反思改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虽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今后应采取更多措施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增加互动环节,设置奖励机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