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歌曲学习,让幼儿熟悉并记住自己的名字及同伴的名字。
2.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之间的友谊和相互认识的兴趣。
3. 技能目标: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活动准备:
- 《你的名字叫什么》音乐CD或音频文件。
- 大班小朋友的照片或名字卡片若干。
- 小鼓或其他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拍手,用简单的节奏开始活动,例如:“拍拍手,拍拍手,大家一起唱起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为接下来的音乐活动做好铺垫。
二、学习歌曲
1. 初次聆听:播放《你的名字叫什么》的音乐,让孩子们安静地听一遍。引导他们注意歌词中提到的名字。
2. 分段教学:将歌曲分成几段进行逐句教唱。每句歌词都对应一个小朋友的名字,教师可以先示范,然后邀请个别孩子尝试演唱。
3. 互动游戏:在学会部分歌词后,组织一个小游戏。老师随机抽取一张名字卡片,请持有该名字的小朋友站起来回答问题:“你的名字叫什么?”其他小朋友则一起用歌声回应:“我的名字叫××。”
三、表演与展示
鼓励孩子们大胆地站起来单独表演这首歌。可以根据班级人数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轮流上台表演。这样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胆量,还能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四、总结分享
活动结束后,引导孩子们讨论今天的感受。可以问:“今天学到了什么?最喜欢哪一部分?”通过交流加深对活动内容的理解。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设计旨在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帮助幼儿熟悉彼此的名字,增进同学间的了解。从实际效果来看,大多数孩子都能够积极参与进来,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不过,在后续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细节,比如增加更多个性化元素,使每位小朋友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亮点。此外,也可以考虑加入一些肢体动作来丰富表现形式,让整个课堂更加生动活泼。
总之,《你的名字叫什么》不仅是一首好听的儿歌,更是一个促进人际交往的良好载体。希望未来能够继续探索更多类似的创意课程,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更多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