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经典之作。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无常、聚散离合的感慨。
原文欣赏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诗歌赏析
首句“汴水流,泗水流”,诗人通过描写两条河流的流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绵延。这两条河最终都汇入长江,流向远方,正如诗人的思念之情,无法停止地向远方蔓延。
接着,“流到瓜洲古渡头”具体指出了河流的终点,这不仅是地理上的终点,更是情感的寄托之处。而“吴山点点愁”则将这种愁绪具象化,山峦起伏,如同心头的忧愁,层层叠叠。
下阕“思悠悠,恨悠悠”,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主题。“悠悠”一词生动地表现了思念之情的悠长与深沉。而“恨到归时方始休”则道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哀伤,这份恨意只有在亲人归来之时才能消解。
最后一句“月明人倚楼”,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月光如水,诗人独自倚楼远望,等待着远方的亲人归来。这一画面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孤独而又执着的等待之情。
总结
《长相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这首诗语言朴实却意味深长,情感真挚动人。它不仅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作品,更蕴含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阅读此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对亲情的珍视,也能体会到他对生活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