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文学中,吴均的《与顾章书》是一篇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佳作。这篇文章通过书信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下是《与顾章书》的原文及其现代汉语翻译。
原文: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鸣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翻译:
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乡间寻找隐居之所。在梅溪的西边,有一座石门山,那里的峭壁直入云端,孤峰遮挡了日光;幽深的洞穴中云雾缭绕,清澈的溪流映照出翠绿的颜色;蝉鸣声与鹤叫声交织,流水潺潺伴随着猿猴的啼叫,这些声音相互交融,绵绵不绝,形成了一种美妙的旋律。我一向喜爱清静的生活,于是就在山上修建了房屋。这里盛产菊花,还有丰富的竹子果实。山谷中的生活所需,在此地已经完全具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种乐趣难道是虚言吗?
这篇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追求宁静生活的理想。同时,它也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阶层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崇尚。通过阅读这样的经典文本,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个人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