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领进门》课文原文】那年,我十岁,刚从乡下搬到城里。第一次走进学校,心里既紧张又好奇。教室里坐着许多陌生的同学,我低着头,不敢看任何人。那时的我,还不懂什么是课堂,也不懂得怎么和同学相处。
班主任是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姓刘。她个子不高,戴着一副眼镜,说话轻声细语,却总能让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亲切。那天,她让我站起来回答问题。我结结巴巴地说不出一句话,脸红得像要烧起来。同学们笑了,我更难过了。
但刘老师没有责怪我,反而微笑着说:“没关系,慢慢来。”她还特意安排我坐在靠窗的位置,说那里阳光好,心情会好些。从那天起,我开始慢慢适应这个新环境。
有一次,语文课上讲到一篇古诗,题目是《静夜思》。老师让我们朗读,我念得不流利,声音也小。刘老师走过来,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你读得不错,只是声音再大一点就好。”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鼓励。
渐渐地,我在她的引导下,对语文产生了兴趣。她教我们如何理解文章的意思,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她常说:“文字是有生命的,你要用心去感受。”
在她的帮助下,我的成绩一点点提高了。我不再害怕发言,也不再躲在角落里。我开始喜欢上了写作,把心里的想法写在本子上。刘老师常常批改我的作文,用红笔在上面写下一些鼓励的话,有时是一句简单的“很好”,有时是一段详细的点评。
后来,我才知道,刘老师并不是一开始就对我这么关心。她说,她看到我第一次上课时的表现,觉得我是一个有潜力的孩子,只是需要一个机会去展示自己。
如今,我已经长大,走出了校园,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但每当我翻开那本旧课本,看到刘老师曾经给我写的评语,心中依然充满感激。她不仅教会了我知识,更重要的是,她让我明白了什么是信任、什么是鼓励,以及什么是成长的意义。
她,是那个真正“领进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