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_五年级语文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及圆明)】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令人深思的文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真实的历史背景,向我们讲述了圆明园曾经的辉煌与最终的毁灭,激发了我们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圆明园,这座被誉为“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曾是清朝皇帝的避暑胜地,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它汇集了无数工匠的心血,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拥有无数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然而,这一切都在1860年的一场浩劫中化为灰烬。
那一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为了报复清政府的抵抗,他们闯入圆明园,肆意掠夺、焚烧、破坏。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昔日的宫殿、亭台楼阁、珍宝典籍,全部被付之一炬。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物质上的损失,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尊严的沉重打击。
学习这篇课文时,老师常常引导我们思考:为什么圆明园会遭到这样的破坏?为什么会有人去毁掉这么美丽的地方?这些问题让我们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大,才能保护自己的文化和家园。
作为小学生,虽然我们无法改变历史,但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要铭记历史,不忘国耻,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
《圆明园的毁灭》不仅仅是一篇课文,更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它告诉我们,每一个民族都应该有自己的文化自信,而这种自信,正是建立在强大的国家实力之上的。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