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回家教案】一、活动名称:小熊回家
二、适用年龄:3-4岁幼儿
三、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故事和游戏,让幼儿了解“回家”的意义,初步建立对家的归属感。
2.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培养同情心和助人为乐的精神。
3. 行为目标: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帮助他人,体验合作与分享的乐趣。
四、活动准备:
- 故事图片《小熊回家》
- 小熊玩偶或手偶一个
- 家庭场景布置图(如房子、森林、小路等)
- 道具:小篮子、树叶、石头、小花等自然材料
- 背景音乐(轻柔的自然音效)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小熊玩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谁呀?它今天怎么哭了呢?”
引导幼儿观察小熊的表情,激发兴趣。
教师讲述简短的故事:
“有一天,小熊在森林里玩耍,走得太远,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它很害怕,哭了起来。这时,小兔子、小松鼠都来帮助它,一起找到了回家的路。”
2. 故事讲述与讨论(8分钟)
教师边展示图片边讲述故事,重点突出小熊迷路后的心情变化,以及朋友帮助它的过程。
提问引导:
- “小熊为什么哭了?”
- “谁帮助了小熊?”
- “如果你是小熊的朋友,你会怎么做?”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3. 游戏活动:帮小熊找回家的路(10分钟)
教师布置“回家之路”情境:
- 在教室中设置一条“小路”,沿途放置各种障碍物(如小树、石头、花朵等),象征森林中的不同地形。
- 幼儿分组扮演小动物,轮流帮助小熊走过“小路”,找到“家”。
规则说明:
- 每位幼儿轮流参与,完成任务后将小熊送回“家”。
- 鼓励幼儿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4. 情感升华(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整个活动,提问:
- “你觉得帮助别人开心吗?”
- “你有没有像小熊一样迷路过?当时的心情怎么样?”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经历,增强情感共鸣。
5. 结束环节(2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帮助了小熊,让它顺利回家了。我们要像小动物一样,遇到困难时要勇敢,也要记得帮助别人。”
播放轻柔音乐,带领幼儿做放松操,结束活动。
六、延伸活动建议:
- 家园共育:请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绘本《小熊回家》,并讲述自己家的故事。
- 区角活动:在“角色区”投放小熊玩偶和家的道具,让幼儿进行情景表演。
- 美工活动:用纸盒、彩纸等制作“小熊的家”,培养动手能力。
七、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小熊回家”为主线,通过故事、游戏和互动,引导幼儿理解“回家”的含义,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同理心。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相关主题,如“我的家”、“我爱我家”等,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家庭和亲情。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