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小数的练习》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其表示方法。
2. 能够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循环小数,并能用简写形式表示。
3. 掌握将循环小数转化为分数的方法,提升学生的数感和运算能力。
4.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循环小数的定义、表示方式及转化方法。
- 难点:理解循环节的确定方法,以及将循环小数转化为分数的过程。
三、教学准备:
- 教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 教具:多媒体课件、练习题卡、黑板、粉笔
-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小数的相关知识:“我们之前学过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谁能说说它们的区别?”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入“循环小数”的概念:“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特殊的无限小数——循环小数。”
2. 新知讲解(15分钟)
(1)什么是循环小数?
教师通过举例说明:如1 ÷ 3 = 0.333…,这个小数在除法过程中不断重复出现“3”,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2)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教师展示几种常见的循环小数,如:
- 0.666… 可以写成 0.6̇(或 0.6̇)
- 0.121212… 可以写成 0.12̇(或 0.12̇)
强调循环节的确定方法:找出从小数点后开始不断重复的部分。
(3)如何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循环小数?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除法算式,指出当除到某一步余数重复出现时,商就会进入循环。
3. 课堂练习(20分钟)
(1)基础练习
出示题目,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循环小数,并写出循环节。例如:
- 0.777…
- 0.123456789
- 0.121212…
- 0.123123123…
(2)进阶练习
让学生将下列循环小数用简写形式表示:
- 0.555…
- 0.121212…
- 0.345345345…
(3)转化练习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循环小数转化为分数。例如:
- 设 x = 0.333…,则 10x = 3.333…,
两式相减得:9x = 3 → x = 1/3
教师逐步讲解步骤,鼓励学生动手尝试。
4. 巩固拓展(10分钟)
教师设计一些综合性题目,如:
- 比较两个循环小数的大小:0.6̇ 和 0.666
- 将 0.123123… 转化为分数
- 判断 0.1212121212 是否为循环小数
5. 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循环小数的定义、表示方法和转化技巧。
布置作业:
- 完成练习册中关于循环小数的习题
- 自己找三个循环小数,写出循环节并尝试转化为分数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和应用,但在转化分数的过程中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今后应加强引导和个别辅导。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避免使用AI生成的常见句式与结构,力求贴近实际课堂教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