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课堂实录】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非常有力量的诗——《有的人》。这首诗是著名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而写的。大家知道鲁迅是谁吗?
学生: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写过很多小说和杂文。
教师:非常好!那么,这首诗为什么要以“有的人”作为题目呢?它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我们一起来走进这首诗。
二、整体感知
教师: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一遍课文,注意字音和节奏,然后思考一个问题: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朗读)
教师:谁来谈谈你的初步感受?
学生: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写出了两种不同的人,一种是为人民着想的人,另一种是自私自利的人。
教师:很好!那我们来看看诗中是如何进行对比的。
三、文本分析
教师:首先,我们来看第一节: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教师:这两句诗有什么深意?
学生:第一句说的是那些虽然活着,但没有真正为人民做贡献的人,他们的灵魂已经死了;第二句说的是像鲁迅这样的人,虽然去世了,但他的精神仍然活在人们心中。
教师:非常准确。接下来,我们逐节分析。
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读,重点讲解“骑在人民头上”与“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的对比,以及“把名字刻入石头”与“把名字刻在人民心里”的象征意义。
四、情感体验
教师:请大家再读一遍这首诗,试着用你自己的语气读出其中的情感变化。
(学生朗读)
教师:谁愿意分享一下你读后的感受?
学生:我觉得这首诗充满了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也表达了对那些不为人民做事的人的批判。
教师:说得很好。这首诗不仅是对鲁迅的纪念,更是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五、拓展延伸
教师:我们今天学的是《有的人》,但生活中也有许多“有的人”。比如,像雷锋、焦裕禄这样的榜样人物,他们就是“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的人。你们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人物?
学生:张桂梅老师、王继才守岛人……
教师:这些人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为人民服务”,什么是真正的“活着”。
六、总结升华
教师:今天我们不仅学习了《有的人》这首诗,更深入理解了它的思想内涵。希望同学们能从中汲取力量,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七、布置作业
1. 背诵全诗,并写出你对“有的人”的理解。
2. 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心中的“有的人”。
八、板书设计
《有的人》
——臧克家
| 对比 | 有的人活着…… | 有的人死了…… |
|------|----------------|----------------|
| 行为 | 骑在人民头上 | 俯下身子当牛马 |
| 名誉 | 刻入石头 | 刻在人民心里 |
| 精神 | 死亡 | 永生 |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情感共鸣。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榜样人物,增强学生的价值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