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首《清平乐·村居》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写于他退隐江西上饶期间。全词以朴素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恬静安详的乡村生活图景,展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词的开头“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个简朴而宁静的村落景象。屋顶低矮,溪水潺潺,绿草如茵,仿佛一幅水墨画缓缓展开。接着,“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描写了老夫妇在酒意微醺中用吴侬软语交谈,其乐融融,令人感受到一种岁月静好的温馨。
下片转入对三个儿子的描写:“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大儿子在溪边耕种,二儿子在编织鸡笼,而最小的孩子则天真烂漫,在溪边躺着剥莲子吃。三兄弟各司其职,却又各有童趣,展现出一个和谐、生动的家庭画面。
整首词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刻意的抒情,却因贴近生活的真实感而打动人心。辛弃疾虽身处江湖,心却始终未忘百姓之乐,他的笔下,不仅有豪情壮志,也有对平凡生活的深情眷恋。
《清平乐·村居》之所以传诵至今,正是因为它的质朴与真实。它不追求高远的意境,而是用最简单的语言,讲述最普通的生活,却让人感受到最深的温情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