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混凝土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格示例及填写说明】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是整个工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标准,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系统的质量控制与验收工作。其中,“混凝土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文件,用于记录每一批次混凝土的施工情况及其质量检测结果。
一、表格的基本内容
“13 混凝土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通常包括以下几部分:
1. 工程名称与部位:填写具体的工程项目名称以及该批次混凝土所处的具体位置(如基础、柱、梁、板等)。
2. 施工单位:填写负责该部分施工的单位名称。
3. 监理单位:填写负责该工程监理的单位名称。
4. 检验批编号:根据项目管理要求,为每个检验批分配唯一的编号,便于追溯与管理。
5. 施工日期:填写该批次混凝土的实际施工日期。
6. 材料信息:包括水泥、砂、石子、外加剂等原材料的种类、规格、厂家及进场时间。
7. 混凝土配合比:记录该批次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及相关试验数据。
8. 施工工艺:简要描述该批次混凝土的浇筑方式、振捣方法、养护措施等。
9. 质量检查结果:包括外观质量、强度检测、坍落度测试、含气量等关键指标的检测结果。
10. 验收结论:由施工方、监理方共同确认该批次混凝土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二、填写说明
1. 真实性原则:所有填写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不得伪造或虚报数据,以确保工程质量可追溯。
2. 及时性原则:应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及时填写表格,避免因时间过长导致数据失真。
3. 完整性原则:应按照表格要求逐项填写,确保各项内容完整无缺。
4. 签字确认:表格填写完毕后,需由施工单位负责人、监理工程师及相关技术人员签字确认,确保责任明确。
5. 归档保存:验收记录应作为工程技术资料的一部分,按规定进行归档保存,以便后期查阅与审计。
三、注意事项
- 在填写过程中,应注意使用规范术语,避免使用模糊或不明确的表达。
-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检验批,应提出整改意见,并在记录中注明处理情况。
- 若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问题扩大。
- 验收记录应与施工日志、材料进场记录等相关资料相互对应,形成完整的质量控制链条。
四、结语
“13 混凝土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科学、规范地填写和管理该记录,不仅有助于提高施工质量,还能为后续的工程验收、质量评估和责任追溯提供可靠依据。因此,各参与单位应高度重视该表格的填写工作,确保其真实、有效、完整。
---
注:本内容为原创撰写,旨在提供参考与学习用途,适用于建筑行业相关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