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束之高阁的故事及意思的成语故事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束之高阁的故事及意思的成语故事,蹲一个大佬,求不嫌弃我问题简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2 01:15:16

束之高阁的故事及意思的成语故事】在中国古代的众多成语中,“束之高阁”是一个颇为有趣且富有深意的成语。它不仅蕴含着历史典故,还表达了人们对某些事物态度的变化,常用于形容将某物或某事搁置一边、不再过问。

“束之高阁”最早来源于东晋时期的一段历史故事。据《晋书·王导传》记载,当时有一位名叫王敦的将领,他手握重兵,心怀不轨,意图篡夺皇位。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他多次向朝廷提出各种要求,甚至威胁要发动兵变。面对王敦的嚣张气焰,当时的朝廷大臣们大多不敢正面反抗,而是选择避让和妥协。

有一次,王敦派人向朝廷索要大量军粮和兵器,以备“北伐”之需。但事实上,这不过是他的一个借口,目的是为日后起兵做准备。面对这样的请求,朝廷中的许多官员虽然心中不满,却不敢公开反对。他们只能将这些请求暂时搁置,等待时机再作处理。于是,这些被拒绝或暂缓处理的奏章、命令,就被“束之高阁”,也就是放在高处的架子上,不再过问。

这个举动后来被后人引申为一种对事情采取回避、搁置的态度。人们用“束之高阁”来形容那些被忽视、被遗忘、不再被重视的事物或计划。

从字面上看,“束”是捆绑的意思,“高阁”指的是高处的楼阁,合起来就是把东西捆好放在高处,不再动用。因此,“束之高阁”不仅仅是一个动作描述,更是一种心理状态的体现——对某些事物失去兴趣、不再关注,甚至主动放弃。

在现代生活中,“束之高阁”的使用范围也更加广泛。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某个计划、想法或目标的放弃;也可以用来描述一件物品长期不用,被放在角落里,逐渐被遗忘。比如,有些人曾经立志学习一门新技能,但因为种种原因,最终将其“束之高阁”,不再继续。

不过,“束之高阁”也有其积极的一面。有时候,将某些事情暂时搁置,是为了更好地思考和规划。正如古人所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在面对困难或压力时,适当放下,也是一种智慧。

总之,“束之高阁”这个成语,既有历史背景,又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的人事与事务时,要学会取舍,懂得适时放手,同时也不要轻易放弃那些值得坚持的目标和理想。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