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苏轼《南乡子(middot及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全文及鉴赏)

2025-08-02 18:11:16

问题描述:

苏轼《南乡子(middot及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全文及鉴赏),这个怎么操作啊?求手把手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2 18:11:16

苏轼《南乡子(middot及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全文及鉴赏)】北宋时期,文人墨客之间常以诗词唱和,表达友情、抒发情怀。苏轼与杨元素(杨绘)便是其中一对交情深厚的朋友。杨元素因职务调动,前往密州任职,苏轼为其送别,并写下《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也流露出自己对仕途的感慨。

一、原文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起处,山重水复路茫茫。

谁把新筝弹彻夜,难忘,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二、词意解析

这首词虽题为“和杨元素”,实则并非单纯送别之作,而是借景抒情,融进了苏轼对人生、功业、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上阕写景,描绘出东武(今山东诸城)与余杭之间的山水阻隔,象征着友人即将远行,两人之间的距离仿佛也被这重重山峦所隔。接着用“谁把新筝弹彻夜”来渲染一种离别的愁绪,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不舍。

下阕转入回忆与感慨。“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是苏轼对过去军旅生涯的追忆,他曾怀有报国之志,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但现实中却屡遭贬谪,壮志难酬。他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描绘军中生活,充满豪迈气概;而“沙场秋点兵”则是他对战场生活的向往与怀念。

然而,“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之后,却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无奈与悲凉。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道尽了英雄迟暮、壮志未酬的苍凉与叹息。

三、艺术特色

1. 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全词通过自然景色与历史场景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与人生感。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自身命运的反思。

2. 语言凝练,气势恢宏

苏轼善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情感,如“醉里挑灯看剑”一句,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个满怀壮志却不得施展的士人形象。

3. 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这首词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首关于理想与现实、青春与衰老的哲理之作,体现了苏轼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与深沉的人生感悟。

四、结语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虽以送别为题,实则寄托了苏轼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与现实困境的深切感慨。它不仅是对友人的慰藉,更是对自我命运的反思,展现了苏轼作为一位文学家与政治家的复杂心路历程。此词以其深沉的情感与高超的艺术成就,成为宋词中的经典之作,至今仍令人回味无穷。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