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三上苏教版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 难点:理解乘法过程中“分步相乘”和“对位相加”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黑板、教学挂图等。
-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个生活情境:“小明家买了两箱矿泉水,每箱有24瓶,一共买了多少瓶?”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4 × 2 = 48。
接着提问:“如果买了12箱,每箱还是24瓶,那总共有多少瓶呢?”
引出新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探索新知(1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已有知识计算24 × 12。
学生可能的方法有:
- 将12拆成10 + 2,即24×10=240,24×2=48,240+48=288
- 或者用竖式计算
(2)教师示范竖式写法:
```
24
× 12
----
48 (24×2)
24 (24×1,注意对齐)
----
288
```
(3)强调竖式中“个位对齐”、“十位对齐”的重要性,并解释每一步的意义。
3. 巩固练习(15分钟)
(1)完成教材上的例题练习,如:32×13、15×26等。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3)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4. 拓展提升(10分钟)
出示一道稍复杂的题目:如“每本笔记本15元,买28本,共多少钱?”
引导学生列式并计算:15×28=?
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验证,如估算、口算、竖式计算等。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
-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疑问。
五、作业布置:
1. 完成课本第45页的练习题。
2. 自编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并用竖式计算出来。
六、板书设计:
```
24
× 12
----
48
24
----
288
```
七、教学反思(教师课后填写):
本节课通过生活情境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但在计算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出现对位错误或进位不准确的问题。今后应加强个别辅导,并设计更多形式多样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符合教学要求,适用于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