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爸爸和书》】在那个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网络的时代,书籍是孩子们最珍贵的伙伴。而在我童年记忆中,父亲与书的关系,就像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河,悄无声息却深深影响着我。
父亲是个普通的工人,每天早出晚归,生活简单而规律。但他的房间里,总有一张老式木桌,上面摆着几本旧书。那些书已经泛黄,边角卷起,书页间还夹着一些干枯的树叶和纸片,像是他曾经走过的岁月。
小时候,我常常坐在父亲身边,看他一页一页地翻书,嘴里念念有词。那时我不懂他在读什么,只觉得那声音像是一种古老的音乐,让人安心。有时他会停下来,指着书上的字问我:“你知道这个字怎么读吗?”我总是摇头,他便耐心地教我,用手指在纸上画出字的结构。
有一次,我偷偷拿了他的书,结果被他发现了。我没有想到他会生气,反而笑着对我说:“书是给人看的,不是摆设。”这句话让我第一次意识到,书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种传承。
后来,我上了学,开始接触更多的课本和课外书。父亲虽然不懂现代教育,但他总是鼓励我去读书,说“书里有你想要的答案”。他甚至省下一些钱,给我买了一些连环画和故事书。那些书虽然便宜,但在我心里却比任何玩具都珍贵。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明白,父亲对书的感情,不仅仅是因为它能带来知识,更是因为他希望通过书,让我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他用自己的方式,把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希望,悄悄地写进了每一本书里。
如今,我已经长大,也成了一个爱读书的人。每当我翻开一本书,总会想起父亲那张木桌上泛黄的书页,想起他低沉而温和的声音。那些书,不仅是知识的源泉,更是父爱的见证。
或许,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言语的说教,而是潜移默化的影响。而父亲,用他一生的坚持,教会了我如何与书为友,如何在文字中找到力量与方向。
6《爸爸和书》,不只是一个标题,更是一段关于亲情、成长与阅读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