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吴起者,卫人也及rdquo及阅读答案及翻译)】“吴起者,卫人也”,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这句话是司马迁对吴起出身的简要介绍,虽寥寥数语,却为后文对其生平事迹的记载奠定了基础。
原文: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鲁君疑之,遂去。游仕于魏,为西河守,以御秦。魏文侯以为贤,使将而攻秦,大破之。后文侯卒,武侯立,吴起为将,与田文争功。田文曰:“主少国危,大臣未附,百姓不信,当此时也,非吾之能,安得此位?”吴起曰:“夫吏治不修,法令不行,上无严威,下多邪行,此其所以不能理也。”遂去。
翻译:
吴起,是卫国人。他喜欢用兵打仗,曾经跟随曾子学习。后来侍奉鲁国国君,但鲁君对他有所怀疑,于是吴起离开了鲁国。他到魏国做官,担任西河郡的太守,用来抵御秦国。魏文侯认为他有才能,让他率军攻打秦国,结果大败秦军。后来魏文侯去世,魏武侯即位,吴起担任将领,与田文争夺功劳。田文说:“君主年幼国家动荡,大臣还未归附,百姓也不信任朝廷,在这种情况下,不是我的能力,怎么能得到这个职位呢?”吴起回答:“官吏治理不善,法令无法执行,上面没有威严,下面多有奸邪行为,这就是不能治理的原因。”于是离开魏国。
阅读理解题参考答案:
1. 吴起的出身是哪里?
答:吴起是卫国人。
2. 吴起为何离开鲁国?
答:因为鲁君对他有所怀疑,吴起因此离开鲁国。
3. 吴起在魏国担任什么职务?
答:吴起在魏国担任西河守,负责抵御秦国。
4. 吴起与田文之间发生了什么?
答:吴起与田文因功绩产生争执,田文质疑吴起的能力,吴起则指出当时政局混乱、法令不严的问题。
5. 从文中可以看出吴起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答:吴起性格刚直,有才能,但也较为自负,敢于直言批评时政。
总结:
“吴起者,卫人也”虽是一句简单的介绍,却引出了一个在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吴起。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改革家,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抱负闻名。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到他在不同国家的仕途经历,以及他对时局的深刻认识。他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个人才能的重要性,也反映了战国时期人才流动频繁、政治局势动荡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