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货可居原文及翻译】“奇货可居”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历史典故的成语,最早见于《史记·吕不韦列传》。这个成语不仅在文学中被广泛使用,也常用来形容某些稀有、珍贵的事物或人才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投资潜力。
一、原文
> 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尝游邯郸,见秦质子异人,谓其曰:“此奇货可居。”乃阴结宾客,为异人求入秦,以重金赂其左右,得以为太子。后异人立为王,是为孝文王。吕不韦遂为丞相,封文信侯,食邑十万户。
二、翻译
吕不韦是阳翟的一位大商人,他常常在市场上低价买入、高价卖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有一次,他在邯郸见到秦国的质子异人(即后来的秦庄襄王),便对他说:“这个人是个难得的珍宝,值得投资。”于是,他暗中结交宾客,帮助异人进入秦国,并用重金贿赂他的身边之人,使异人得以成为太子。后来,异人继承王位,称为孝文王。吕不韦因此被任命为丞相,封为文信侯,享有十万户的封地。
三、成语释义
“奇货可居”原意是指稀有的货物可以囤积待价而沽,比喻珍贵的人才或事物值得投资和等待时机获取利益。如今多用于形容某人或某物具有独特价值,值得重视和利用。
四、引申意义与现实应用
在现代社会,“奇货可居”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具备特殊才能、资源或人脉的人。例如,在商业领域,拥有独特技术或市场资源的企业家,往往被视为“奇货”,他们的价值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上升。
此外,这一成语也提醒人们:在面对机会时,要善于发现并把握那些看似不起眼却蕴含巨大潜力的对象,因为它们可能在未来带来意想不到的回报。
五、总结
“奇货可居”不仅是古代商人的智慧结晶,更是现代人面对机遇时应有的思维方式。它告诉我们,真正的价值往往隐藏在表面之下,只有具备敏锐的眼光和长远的判断力,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奇货”。
如需进一步探讨“奇货可居”的文化背景或历史影响,欢迎继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