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号文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在建筑施工行业中,安全管理始终是项目推进中的核心环节。随着国家对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相关法规和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其中,《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建质〔2018〕31号)作为指导性文件,对施工过程中的高风险作业进行了明确规定。虽然该文件的正式名称为“31号文”,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从业人员习惯称之为“87号文”,这一称呼虽不准确,但已广泛流传。
所谓“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指的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那些因技术复杂、操作难度大、存在较高安全风险而需要特别管理的工程项目。这类工程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和控制。
根据“87号文”的内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深基坑工程:开挖深度超过5米或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复杂的基坑工程;
2. 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搭设高度超过8米或跨度超过18米的模板工程;
3. 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涉及大型机械设备的吊装作业;
4. 脚手架工程:如悬挑式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等;
5. 拆除工程:涉及结构拆除、爆破作业等高风险活动;
6. 其他特殊工程:如地下暗挖、高处作业、临时用电等。
对于这些工程,在施工前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总监理工程师审查后方可实施。同时,还需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确保其科学性和可行性。此外,施工过程中还应加强现场监督,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排查隐患。
“87号文”不仅是对施工单位的要求,更是对整个行业安全管理理念的提升。它强调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推动了建筑行业从被动应对事故向主动防控风险的转变。
总之,面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企业应高度重视,严格落实相关法规要求,切实保障施工安全,避免因管理疏忽而导致的悲剧发生。只有将安全意识贯穿于每一个施工环节,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