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期末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哪项不是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A. 变质
B. 渗出
C. 增生
D. 凝固
答案:D
2. 休克早期微循环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A.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
B. 毛细血管后括约肌扩张
C. 微血管内血流淤滞
D. 血管通透性增加
答案:A
3. 肾功能衰竭时,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是:
A. 高钾血症
B. 低钠血症
C. 高钙血症
D. 低磷血症
答案:A
4. 下列哪种情况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A. 呼吸道阻塞
B. 胃肠减压
C. 过度通气
D. 糖尿病酮症
答案:D
5. 心力衰竭的最常见诱因是:
A. 心律失常
B. 呼吸道感染
C. 高血压
D. 心肌缺血
答案:B
6. 肝性脑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A. 氨中毒
B. 芳香族氨基酸增多
C. 短链脂肪酸增多
D. γ-氨基丁酸增多
答案:A
7. 肿瘤的异型性是指:
A. 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形态差异
B. 肿瘤细胞的大小不一
C. 肿瘤细胞核的多形性
D. 肿瘤细胞的排列方式异常
答案:A
8. 下列哪种疾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A. 系统性红斑狼疮
B. 结核病
C. 肺炎
D. 败血症
答案:A
9. 缺氧时,细胞线粒体的功能状态为:
A. 无变化
B. 增强
C. 抑制
D. 亢进
答案:C
10.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 高血压
B. 蛋白尿
C. 血尿
D. 水肿
答案: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炎症的局部表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2. 心力衰竭时,心肌收缩力下降主要与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答案:能量供应不足、心肌结构损伤
3. 肝功能不全时,肝脏合成减少的物质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白蛋白、凝血因子
4. 水肿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毛细血管内压升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淋巴回流受阻、组织间隙液体生成过多
5. 肿瘤的转移途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直接蔓延、淋巴转移、血行转移、种植性转移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休克的分类及各类型的特点。
答:
休克按病因可分为以下几类:
- 低血容量性休克:由于血容量减少,如失血、脱水等;
- 心源性休克:由于心脏泵功能障碍,如心肌梗死;
- 感染性休克:由严重感染引起,如败血症;
- 过敏性休克:由过敏反应导致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
- 神经源性休克:由于交感神经抑制,如脊髓损伤。
各类休克的共同特点是组织灌注不足,导致细胞缺氧和代谢紊乱。
2. 试述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及其机制。
答:
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包括:
- 上消化道出血:增加氨的产生;
- 感染:加重肝脏负担;
- 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
- 药物影响:如镇静剂、利尿剂;
- 饮食中蛋白质摄入过多:增加氨的来源。
其机制主要是由于肝功能受损,无法有效清除血液中的有毒物质(如氨),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3. 什么是肿瘤的分化程度?如何判断其良恶性?
答:
肿瘤的分化程度是指肿瘤细胞与其起源的正常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的相似程度。
- 分化程度高(高分化):细胞形态接近正常,生长缓慢,恶性程度低;
- 分化程度低(低分化):细胞形态异型明显,生长迅速,恶性程度高。
判断良恶性主要依据:细胞异型性、生长速度、是否浸润和转移。
四、论述题(20分)
论述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展过程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答: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常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 肾功能代偿期:肾脏通过代偿机制维持基本功能,患者无明显症状;
2. 肾功能失代偿期:肾脏功能逐渐下降,出现氮质血症、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
3. 肾功能衰竭期:肾功能严重受损,出现尿毒症症状,如恶心、呕吐、贫血、高血压等;
4. 终末期肾病:肾功能完全丧失,需依赖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
慢性肾功能衰竭对机体的影响包括:
- 代谢紊乱:如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
- 水肿和高血压;
- 贫血和骨病;
- 心血管并发症;
- 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综上所述,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疾病,需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以延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