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教案三只蝴蝶(【完整版】)】一、活动目标:
1. 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故事讲述,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学习简单的对话和词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情感态度:培养幼儿关爱同伴、团结互助的情感,体验故事中三只蝴蝶之间的友情。
3. 想象力与创造力:鼓励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表现力。
4. 观察与倾听能力:通过听故事、看图片、模仿动作等方式,提升幼儿的注意力和倾听能力。
二、活动准备:
- 故事《三只蝴蝶》的绘本或挂图
- 三只不同颜色的蝴蝶头饰(红、黄、蓝)
- 音乐《三只蝴蝶》儿歌
- 简单的道具(如花朵、雨伞等)
- 活动场地布置成花园场景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用温柔的声音说:“今天我们要认识三只特别的朋友,它们是一对好朋友,它们的名字叫‘三只蝴蝶’。你们想知道它们的故事吗?”
播放轻柔的音乐,出示三只蝴蝶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颜色和形状。
2. 故事讲述(10分钟)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三只蝴蝶》的故事:
“在一片美丽的花园里,住着三只蝴蝶,一只红蝴蝶、一只黄蝴蝶、一只蓝蝴蝶。它们是最好的朋友,每天一起飞来飞去,玩得可开心了。”
“有一天,天空下起了大雨,三只蝴蝶都慌了,它们想找个地方躲雨。红蝴蝶说:‘我有红色的花,我可以躲进去。’黄蝴蝶说:‘我有黄色的花,我可以躲进去。’蓝蝴蝶却说:‘我没有花,怎么办呢?’”
“这时,红蝴蝶和黄蝴蝶说:‘我们一起来帮你找一个地方吧!’于是,它们一起飞到一朵大大的花下,三个好朋友紧紧地靠在一起,终于避过了大雨。”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三只蝴蝶又一起飞向蓝天,它们的友谊更加深厚了。”
3. 提问互动(5分钟)
教师提问:
- “三只蝴蝶分别是什么颜色的?”
- “下雨时,蓝蝴蝶遇到了什么困难?”
- “红蝴蝶和黄蝴蝶是怎么帮助蓝蝴蝶的?”
- “你有没有像三只蝴蝶一样帮助过别人?”
鼓励幼儿积极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和表扬。
4. 角色扮演(10分钟)
分发蝴蝶头饰,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教师引导幼儿模仿蝴蝶的动作,如“飞”、“躲雨”、“说话”。
可以分组进行表演,让幼儿轮流扮演不同的角色,增强参与感和合作意识。
5. 延伸活动(5分钟)
播放《三只蝴蝶》儿歌,带领幼儿一起唱,并做简单的动作模仿,如“飞呀飞,飞到花丛中”。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如果你是三只蝴蝶中的一只,你会怎么做?”
四、活动延伸建议:
-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蝴蝶贴纸、画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三只蝴蝶”。
-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这个故事,并尝试讲给家人听。
- 结合美术活动,制作“蝴蝶手偶”,用于日常游戏和表演。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故事、音乐、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他们大胆发言,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六、温馨提示:
在讲故事时,教师要注意语速适中,语气亲切,配合丰富的表情和动作,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关注每个孩子的参与情况,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