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游戏观察记录(20)】观察时间: 2025年4月5日
观察地点: 幼儿园中班活动室
观察对象: 中班全体幼儿(共18人)
观察教师: 李老师
一、游戏名称:《小动物回家》
本次游戏为角色扮演游戏,主题是“小动物回家”。孩子们扮演不同的小动物,如兔子、小熊、小猫等,在设定的“森林”场景中完成任务,帮助小动物找到回家的路。
二、游戏准备
教师提前布置了游戏环境,用软垫和纸箱搭建了一个“森林”的区域,并在其中放置了各种道具,如树叶、树枝、小房子模型等。同时,每个孩子都拿到了一张“小动物卡”,上面画有不同动物的图案,并配有简单的任务说明。
三、游戏过程观察
1. 游戏开始阶段(9:10-9:20)
孩子们对游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卡片。部分孩子在选择时表现出犹豫,需要教师引导他们理解任务内容。
2. 游戏进行阶段(9:20-9:40)
孩子们进入“森林”区域后,开始按照卡片上的提示寻找“回家的路”。有的孩子主动与其他同伴合作,一起讨论路线;有的则独立行动,但偶尔会停下来观察周围环境。
- 小明(化名)选择了“小兔子”,他一边走一边模仿兔子跳的动作,表现得非常投入。
- 小雨(化名)在寻找“小熊的家”时遇到了困难,她没有直接求助,而是尝试自己探索,最终在老师的提醒下找到了目标地点。
- 在游戏中,孩子们的语言表达有所提升,能使用简单的句子描述自己的行为,如“我找到小熊了”、“我要帮小猫回家”。
3. 游戏结束阶段(9:40-9:50)
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分享自己的体验。大部分孩子都能说出自己扮演的角色以及完成的任务,个别孩子仍需鼓励才能表达。
四、观察分析
1. 社会性发展:大多数孩子在游戏中能够与同伴互动,表现出一定的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但也有一些孩子更倾向于独自玩耍。
2. 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游戏,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尤其是在描述自己的行为和感受方面。
3. 问题解决能力:部分孩子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尝试自己解决,显示出初步的问题解决能力。
五、反思与建议
本次游戏整体效果良好,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任务,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语言能力和社交技能。但在游戏过程中,仍有部分孩子缺乏明确的目标感,今后可以在游戏前增加更多的引导和讲解,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任务内容。
此外,可以考虑在后续游戏中加入更多层次的任务设计,以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孩子的需要,让每位孩子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和乐趣。
记录人:李老师
记录时间:2025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