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随着学期的临近尾声,同学们迎来了本学期最重要的考试之一——期末考试。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提升学习能力、查漏补缺的重要机会。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以下是一份基于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内容的期末试卷,并附有参考答案,供学生和家长参考使用。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倔强(juè)
B. 惬意(qiè)
C. 炽热(chì)
D. 拮据(jí)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精疲力尽
B. 走头无路
C. 原形必露
D. 一泄千里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他因为生病了,所以没来上学。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C.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而且非常有趣。
D. 我们要发扬传统美德,不要忘记历史教训。
4.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哪位诗人?( )
A. 杜甫
B. 文天祥
C. 李白
D. 白居易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风像一把刀子,刮得人脸上生疼。
B. 春天来了,花儿都笑了。
C. 他的声音像洪钟一样响亮。
D. 雨下得像银针一样细密。
6. 下列诗句中,描写自然景色的一项是( )
A.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D.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7. “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书太多,来不及看
B. 学习要趁早,不要等到需要的时候才后悔
C. 书的质量不好
D. 书的数量不够
8. 下列作家与作品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B. 老舍——《骆驼祥子》
C. 朱自清——《背影》
D. 冰心——《朝花夕拾》
9. 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问:“你去哪?”
B. 他问我:“你去哪?”
C. 他问:“你去哪?”
D. 他问:“你去哪”?
10. 下列成语中,形容“做事认真细致”的是( )
A. 一丝不苟
B. 三心二意
C. 马马虎虎
D. 不闻不问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木兰诗》选自《__________》,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乐府民歌。
2. 《春》是__________的作品,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
3. 《论语》中“温故而知新”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
4.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出自苏轼的《__________》。
5.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
6. 《观沧海》的作者是__________。
7.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出自《__________》。
8. 《爱莲说》的作者是__________。
9.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__________》。
10.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出自杜甫的《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我常想,如果每个人都能把‘谢谢’和‘对不起’挂在嘴边,世界会不会更美好?其实,一句简单的‘谢谢’,可以温暖一个人的心;一句‘对不起’,也可以化解一场误会。语言的力量,有时候并不在于它的长度,而在于它传递的情感。”
1. 这段话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3分)
2. 为什么说“语言的力量”不在于长度?(3分)
3.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一句‘谢谢’可以温暖一个人的心”的理解。(4分)
4. 请写出文中提到的两个礼貌用语。(2分)
5. 这段话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8分)
四、作文(30分)
题目:《一次难忘的经历》
要求:
- 内容真实,情感真挚;
- 语言流畅,结构清晰;
- 字数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A
3. C
4. B
5. B
6. A
7. B
8. D
9. A
10. A
二、填空题
1. 《乐府诗集》
2. 朱自清
3. 可以为师矣
4. 《念奴娇·赤壁怀古》
5. 陶渊明
6. 曹操
7. 《题破山寺后禅院》
8. 周敦颐
9. 《论语》
10.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三、阅读理解
1. 语言的力量在于传递情感,而不是长度。
2. 因为简单的话语也能表达真诚的情感,影响他人。
3. (略)
4. 谢谢、对不起
5. (略)
四、作文
(根据学生实际写作情况评分)
温馨提示:以上试卷仅供参考,建议学生在复习时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同时多进行写作练习,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祝大家考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