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近日,【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2018版)x】引发关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2018版)》是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一项重要行业标准,旨在进一步加强餐饮服务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提升餐饮企业的食品安全保障能力。该规范涵盖了从原料采购、加工制作、储存运输到餐具消毒等多个关键环节,为餐饮企业提供了系统化的操作指引。
本文将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2018版)》的核心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主要要求和操作要点,便于读者快速理解与应用。
一、规范主要内容概述
本规范共分为八个章节,分别涉及:
1. 总则:明确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及管理责任。
2. 场所与设施设备:对餐厅布局、卫生条件、设备配置等提出具体要求。
3. 原料采购与储存:强调源头控制、验收制度、分类储存等内容。
4. 加工与制作:规范食品加工流程、温度控制、交叉污染预防等。
5. 供餐与配送:规定餐品分装、保温、运输等环节的操作标准。
6. 餐具与用具清洗消毒:明确清洗、消毒、保洁等操作流程。
7. 人员管理:包括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培训考核、个人卫生等。
8. 记录与追溯:要求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台账记录。
二、核心表
章节 | 内容要点 | 具体要求 |
第一章 总则 | 适用范围、管理责任 | 适用于各类餐饮服务单位,明确企业主体责任 |
第二章 场所与设施设备 | 布局与卫生条件 | 餐厅应有独立厨房,配备防蝇、防鼠、防尘设施 |
第三章 原料采购与储存 | 源头控制、分类储存 | 采购需索证索票,原料分类存放,定期检查 |
第四章 加工与制作 | 流程规范、温度控制 | 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热食中心温度≥70℃ |
第五章 供餐与配送 | 分装与运输 | 使用清洁容器,配送时间不超过2小时 |
第六章 餐具与用具清洗消毒 | 清洗消毒流程 |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毒,消毒后应保持洁净 |
第七章 人员管理 | 健康与培训 | 从业人员持健康证上岗,定期接受食品安全培训 |
第八章 记录与追溯 | 台账管理 | 建立进货、加工、销售等全过程记录,确保可追溯 |
三、规范的意义与作用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2018版)》不仅为餐饮企业提供了一套科学、系统的操作指南,也为监管部门提供了执法依据。通过严格执行该规范,可以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提高消费者对餐饮服务的信任度,推动整个行业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同时,该规范也鼓励餐饮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实现从“被动合规”到“主动管理”的转变。
结语: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2018版)》是当前我国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依据。餐饮企业应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相关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切实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