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9年的残保金怎么计算】引发关注。残疾人保障金(简称“残保金”)是国家为了促进残疾人就业,由用人单位缴纳的一种专项基金。2019年,我国对残保金的征收政策进行了调整,明确了缴纳标准、计算方式及优惠政策等。本文将对2019年残保金的计算方式进行详细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展示。
一、残保金的基本概念
残保金是指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时,需向当地残疾人联合会缴纳的资金。其目的是鼓励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推动社会公平与包容发展。
二、2019年残保金的计算方式
(一)适用范围
- 所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登记注册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本单位职工总数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
(二)计算公式
若用人单位未达到上述比例,则需按以下公式计算应缴纳的残保金:
```
应缴残保金 = (应安排残疾人人数 - 实际安排残疾人人数) × 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
```
其中,“应安排残疾人人数”为用人单位职工总数乘以1.5%;“实际安排残疾人人数”为实际雇佣的残疾职工人数;“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由各地政府公布。
(三)缴费基数
缴费基数一般为用人单位上一年度职工工资总额,具体以地方政策为准。
(四)优惠政策
- 对于安排残疾人就业超过1.5%比例的单位,可享受一定的减免或奖励。
- 对于小微企业、困难企业等,部分地区设有缓缴或免缴政策。
三、2019年残保金计算示例
项目 | 数值 |
用人单位职工总数 | 200人 |
应安排残疾人人数(1.5%) | 3人 |
实际安排残疾人人数 | 1人 |
差额(需补足人数) | 2人 |
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 | 80,000元/年 |
应缴残保金 | 2 × 80,000 = 160,000元 |
四、注意事项
1. 残保金的征收标准和执行时间因地区而异,建议咨询当地残疾人联合会或财政部门。
2. 安排残疾人就业不仅有助于减轻残保金负担,还能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形象。
3. 用人单位应定期核对自身用工情况,确保符合政策要求。
五、总结
2019年残保金的计算主要依据用人单位职工总数与残疾人就业比例之间的差额,结合当地职工平均工资进行核算。对于未达标的企业,需按规定缴纳相应金额。同时,合理安排残疾人就业不仅能降低缴费压力,也有助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如需了解具体地区的残保金政策,建议联系当地相关部门获取最新信息。
以上就是【2019年的残保金怎么计算】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