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甲卷语文解析】2021年全国高考甲卷语文试题整体难度适中,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与综合能力的运用。试卷结构清晰,题型分布合理,既体现了新课标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也兼顾了对学生语言运用、阅读理解、写作表达等多方面能力的考察。
以下是对2021年高考甲卷语文各部分题目的解析与答案总结:
一、现代文阅读(一)
题目类型:论述类文本阅读
篇目 聚焦于“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考查重点: 理解作者观点、筛选信息、分析逻辑关系
题号 | 题目 | 答案 | 解析 |
1 |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强调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而非完全否定其作用 |
2 |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 论证方式以举例为主,未使用对比论证 |
3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作者并未否定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
二、现代文阅读(二)
题目类型:文学类文本阅读
篇目 一篇写人叙事散文,讲述一位普通劳动者的生活故事
考查重点: 人物形象分析、情感理解、语言特色
题号 | 题目 | 答案 | 解析 |
4 |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 小说并未强调主人公的孤独感,而是突出其坚韧性格 |
5 |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语言风格较为朴实,未使用大量修辞手法 |
6 |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 人物形象朴实、勤劳、有责任感,通过细节描写展现其精神风貌 |
三、古诗文阅读
题目类型:文言文阅读 + 古诗鉴赏 + 默写
(1)文言文阅读
篇目 《史记·项羽本纪》选段
考查重点: 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理解、内容概括
题号 | 题目 | 答案 | 解析 |
7 |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 “拔”在此处应为“攻下”,非“拔出” |
8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原文未提及项羽对刘邦的彻底轻视 |
9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项王怒曰:“此沛公之狗而已。” | 表达了项羽对刘邦的不屑态度 |
(2)古诗鉴赏
篇目 杜甫《春望》
考查重点: 情感理解、意象分析、语言风格
题号 | 题目 | 答案 | 解析 |
10 |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 诗歌并非以“乐景写哀情”,而是直接抒发忧国之情 |
11 | 请简要分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的表达效果 | 运用拟人手法,将自然景物与诗人情感融为一体,增强感染力 |
(3)名篇名句默写
题号 | 题目 | 答案 |
12 | 《论语·学而》中孔子指出,君子应“______,______”。 |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
13 | 《赤壁赋》中苏轼感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表达了人生短暂的感慨。 |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
14 | 《离骚》中屈原表明自己追求高洁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 |
四、语言文字运用
题目类型:选择题 + 语言表达
题号 | 题目 | 答案 | 解析 |
15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B | 其他选项存在成分残缺或搭配不当问题 |
16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C | 使用礼貌用语,符合语境 |
17 | 请根据下面的语境,补写一句话,使上下文连贯。 | 示例:他不仅成绩优异,还乐于助人。 |
五、写作
题目: 请以“时间的重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
文章应围绕“时间”的意义展开,可以从历史、个人成长、社会变迁等角度切入。要求立意明确,结构清晰,语言流畅,体现思辨能力和文化积淀。
写作建议:
- 引入历史典故或名人名言增强文化底蕴
- 结合自身经历,体现真实感受
- 注意逻辑层次,避免泛泛而谈
总结
2021年高考甲卷语文试题在保持传统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考查。无论是现代文阅读还是古诗文部分,都强调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则贴近实际,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的语言运用水平。
通过本次考试,可以看出语文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思维与表达的训练。希望考生能够从中总结经验,提升自我,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以上就是【2021高考甲卷语文解析】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