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全诗及译文】“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是毛泽东在《七律·送瘟神》中的一句诗,出自第二首《七律·送瘟神》,原诗为:
>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而“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出自《七律·登庐山》中的诗句:
>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不过,实际上,“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最早见于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隋宫》:
> 乘兴南游不戒严,金陵玉殿莺啼晓。
>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 水国舟中如坐市,花时游客似游仙。
> 西京洛阳有旧园,今为佛寺荒草间。
>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 万里山川皆入画,一时人物尽成仙。
此句后来被毛泽东引用,成为广为人知的诗句。
总结与对比
项目 | 李商隐《隋宫》 | 毛泽东《七律·登庐山》 | 毛泽东《七律·送瘟神》 |
出处 | 唐代李商隐诗 | 毛泽东《七律·登庐山》 | 毛泽东《七律·送瘟神》 |
原文 |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 未出现 | 未出现 |
含义 | 描写旅途奔波、饮食随意 | 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 无直接关联 |
使用背景 | 古代诗歌 | 现代革命题材 | 现代卫生与人民生活主题 |
毛泽东引用 | 引用并广泛传播 | 未引用 | 未引用 |
译文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的意思是:刚刚喝了长江的水,又吃了武昌的鱼。这句诗描绘的是旅途中饮食的随意与惬意,也暗示了旅途的轻松与生活的安逸。
在毛泽东的语境中,这句话更多是表达一种豪迈与乐观的精神,展现了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对人民生活的关切。
结语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虽源于古诗,但在毛泽东笔下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它不仅是一句生动的描写,更承载了时代的气息与人民的情感。通过古今对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以上就是【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全诗及译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