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保金在职职工工资总额是应税工资还是实发工资】在企业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简称“残保金”)的过程中,一个常见问题就是:残保金计算中所指的“在职职工工资总额”是指应税工资还是实发工资?这一问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缴费金额,因此有必要进行明确区分。
一、
根据《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及相关政策规定,残保金的计算依据是企业在职职工的工资总额,该工资总额通常指的是应税工资,而非实发工资。具体来说:
- 应税工资:是指按照国家税收政策规定,用于计算个人所得税的工资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但不包括依法免税的部分。
- 实发工资:是指员工实际领取的工资数额,即扣除个人所得税、社保、公积金等之后的净收入。
在残保金的计算中,企业需要以应税工资总额作为基数,来确定是否达到安置残疾人比例,以及应缴残保金的金额。因此,企业在申报时,应确保提供的数据为应税工资,而不是实发工资。
二、对比表格
项目 | 应税工资 | 实发工资 |
定义 | 按照国家税收政策规定的工资收入,用于计算个税 | 员工实际领取的工资,已扣除个税、社保、公积金等 |
计算用途 | 残保金计算、个税计算 | 工资发放标准、员工实际收入 |
是否包含补贴 | 一般包含各类补贴和奖金 | 通常不含补贴和奖金,仅体现净收入 |
在残保金中的作用 | 是计算基数 | 不是计算基数 |
数据来源 | 财务报表、个税申报表 | 银行转账记录、工资单 |
三、注意事项
1. 准确申报:企业在申报残保金时,应确保提供的是应税工资总额,避免因数据错误导致多缴或少缴。
2. 与税务部门沟通:不同地区可能有细微差异,建议与当地税务局或残联沟通确认具体要求。
3. 内部核算规范: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工资核算体系,确保应税工资数据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残保金在职职工工资总额指的是应税工资,而非实发工资。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以确保合规性和准确性。
以上就是【残保金在职职工工资总额是应税工资还是实发工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