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旰食宵衣的意思】“旰食宵衣”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朕无良相辅佐,日理万机,旰食宵衣。”原意是形容帝王勤于政事,白天吃饭都来不及,晚上才穿衣休息。后来引申为形容人工作繁忙、日夜操劳。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旰食宵衣 |
拼音 | gàn shí xiāo yī |
出处 | 《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 |
原意 | 形容帝王勤政,日夜操劳 |
引申义 | 形容人工作繁忙、尽职尽责 |
用法 | 多用于褒义,强调敬业精神 |
二、词语解析
- 旰(gàn):指天色已晚,即傍晚。
- 食:吃饭。
- 宵:夜晚。
- 衣:穿衣。
合起来,“旰食”表示到傍晚才吃饭,“宵衣”表示到深夜才穿衣,整体表达的是因事务繁忙而无暇顾及日常生活。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示例 |
褒扬领导或员工 | “他为了公司发展,旰食宵衣,非常值得敬佩。” |
描述工作状态 | “项目进入关键阶段,大家旰食宵衣,只为按时完成任务。” |
古代帝王描写 | “皇帝旰食宵衣,勤于政务,百姓安居乐业。”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废寝忘食、夙兴夜寐、兢兢业业 |
反义词 | 灯红酒绿、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
五、总结
“旰食宵衣”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工作勤奋、尽职尽责,尤其在古代多用于描述帝王或贤臣的勤政精神。在现代,它也被广泛用于赞美那些默默奉献、不辞辛劳的人。使用时应注意语境,以确保表达准确、得体。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文化背景,可继续探讨。
以上就是【旰食宵衣的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