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舆古代汉语意思

2025-05-14 05:01:05

问题描述:

舆古代汉语意思,急!求解答,求别让我失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4 05:01:05

在古代汉语中,“舆”字有着丰富的含义和广泛的使用场景。首先,“舆”最常见的是作为名词,意指车或车厢。例如,《周礼·考工记》中有记载:“轮人为盖,以象天地之数,其辐三十有六,以象三十六天之数也。”这里提到的“盖”即为车上的顶棚部分,而“舆”则是整个车厢的代称。

其次,“舆”也可以用来泛指车辆。如《孟子·梁惠王上》中提到:“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里的“负戴”一词描述的是人们背着东西行走的状态,与“舆”形成对比,凸显出行走方式的不同。

此外,“舆”还常被引申为众人或舆论的意思。例如,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写道:“孔子行教弟子,皆服其德行,故天下之人咸知尊崇之。”这里的“咸知尊崇之”,实际上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孔子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同,这正是舆论的一种体现。“舆”字在这里承载了社会大众对某人或某事的态度和看法,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

再者,“舆”还可以表示地势或地形。《尚书·禹贡》中记载:“导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太岳。”这段文字详细描述了山脉走向和河流分布情况,其中提到的“逾于河”中的“逾”字就包含了跨越山川地势的意义,而“舆”则隐含了地形地貌的概念。

综上所述,“舆”字在古代汉语中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意义范畴,它涵盖了从具体事物到抽象概念的多重内涵。通过对这一词汇的理解,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把握古籍文献的思想精髓,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人对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现象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