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阕开篇即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出猎场景:“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苏轼虽已年过不惑,却依然怀有青春般的激情与豪情。他左手牵着黄色的猎犬,右手托举着苍鹰,这种英姿勃发的姿态让人感受到一种青春的活力。紧接着,“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进一步渲染了出猎队伍的壮观场面。头戴锦帽,身披貂皮大衣的猎手们,随着千骑飞驰而过,卷起漫天尘土,气势磅礴,令人震撼。
下阕则由写景转入抒情,表达了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壮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这里借用孙权射虎的典故,表现了作者希望像孙权一样英勇无畏,亲自射杀猛虎的豪情。同时,“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更是将作者的豁达胸怀展现得淋漓尽致。即使两鬓斑白,也丝毫不减其报效国家的决心。最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借用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得以施展才华的愿望。
整首词通过对出猎场景的描写,不仅展示了作者的豪放气概,更寄托了他渴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苏轼以词寄意,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的典故,将自己的情感与抱负表达得淋漓尽致,成为千古传颂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