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成语故事-赴汤蹈火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成语故事-赴汤蹈火,求路过的大神留个言,帮个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28 01:44:16

在古代的中国,有许多寓意深刻、流传久远的成语,它们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也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精神力量。“赴汤蹈火”便是其中之一。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跳进滚烫的水里,踏入炽热的火中”,形容人为了某种信念或目标,甘愿承受极大的危险与痛苦,甚至不惜牺牲生命。

“赴汤蹈火”最早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虽然这段文字并未直接出现“赴汤蹈火”四字,但其精神内核却与这一成语高度契合。而真正将“赴汤蹈火”广泛流传并成为固定成语的,则是后来的文人墨客和史书中的记载。

据传,在东汉末年,有一位名叫张衡的学者,他不仅精通天文历法,还是一位心怀天下、敢于直言的士人。当时朝廷腐败,宦官专权,许多正直之士遭到迫害。张衡虽身处险境,却始终不改初心,坚持自己的理想与操守。有人劝他避祸保身,他却说:“若为国为民,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这句话后来被后人引用,逐渐演变成了“赴汤蹈火”的成语。

“赴汤蹈火”不仅仅是一种勇敢的行为,更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它体现了古人对忠诚、信仰、责任和道义的执着追求。在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正是秉持这种精神,前仆后继,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文明的发展。

今天,“赴汤蹈火”仍然被用来形容那些为了正义、理想或他人利益而不惧艰险、勇于担当的人。无论是战场上的英雄,还是生活中的普通人,只要他们愿意为了更大的目标而付出努力,甚至牺牲自己,都可以被称为“赴汤蹈火”的践行者。

这个成语提醒我们:真正的勇气,不是无所畏惧,而是明知危险仍选择前行;真正的价值,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是否活得有意义、有担当。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