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简短文言文及翻译】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文言文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古代文化的载体,也是培养语言理解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虽然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差异较大,但通过一些简短、经典的篇目,学生可以逐步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表达方式。
以下是一些适合初中生阅读的简短文言文及其翻译,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含义与魅力。
一、《咏雪》
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翻译: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召集家人,与子侄们讨论文章义理。不久雪下得急了,谢安高兴地说:“白雪纷纷像什么?”侄子胡儿说:“像是把盐撒在空中。”侄女说:“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飘起。”谢安听了大笑。
二、《陈太丘与友期》
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
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就离开了,离开之后朋友才到。当时元方只有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回答:“等您很久没来,他已经走了。”朋友生气地说:“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丢下我走了。”元方说:“您和我父亲约定的是中午。中午不到,就是没有信用;当着孩子的面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车拉他。元方头也不回地进了门。
三、《诫子书》(诸葛亮)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翻译:
君子的行为准则,是靠宁静来修养自身,靠节俭来培养品德。没有淡泊名利的心境,就无法明确志向;没有宁静的心态,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需要安静,才能需要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成就学问。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进就无法修养性情。年华随着时间流逝,意志随着日子消磨,最终会像枯叶一样凋零,大多不能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守着破屋,那时又怎么来得及呢?
这些文言文虽短,但内容深刻,寓意丰富。通过学习这些文章,不仅可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还能从中汲取智慧与人生哲理。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用心体会,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