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选举产生班委会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班委会的组成及职责,掌握选举班委会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模拟、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提升组织协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增强民主参与意识,理解公平、公正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明确班委会成员的职责,掌握选举流程。
- 难点:如何在实际操作中体现公平、公正,培养学生民主意识。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PPT课件、班委会职责表、选举流程图、学生代表发言稿模板等。
- 学生准备:提前思考自己适合担任的班委职务,准备好竞选发言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参加过班级的选举?你们觉得谁最适合当班干部?为什么?”引导学生初步思考“班委会”的作用和意义。随后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选举产生班委会》”。
(二)新授内容(15分钟)
1. 认识班委会
通过PPT展示班委会的组成结构(如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劳动委员等),并简要介绍各职位的职责。让学生明白班委会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力量,每个成员都承担着不同的任务。
2. 了解选举方式
教师讲解选举的基本流程:提名候选人 → 发表竞选演讲 → 全体同学投票 → 公布结果 → 任命班委。强调选举过程中要遵守公平、公正的原则,尊重每一位同学的意见。
(三)课堂活动(15分钟)
1. 情景模拟:班级选举大会
教师设定一个虚拟的班级场景,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每组选出一名“候选人”,撰写简短的竞选演讲稿,并进行现场发言。其他同学作为“投票人”进行投票。
2. 小组讨论
讨论问题:
- 你认为一个优秀的班干部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 如果你被选为班干部,你会怎么做?
- 在选举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证公平?
(四)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班委会是大家共同参与、共同建设的团队,每个人都可以为班级贡献力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事务,培养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五、作业布置
1. 写一篇小作文:“如果我是班干部,我会……”
2. 和家长一起讨论,了解他们对班干部的看法。
六、板书设计
```
选举产生班委会
一、班委会组成
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劳动委员等
二、选举流程
提名 → 演讲 → 投票 → 公示 → 任命
三、优秀班干部应具备的品质
责任心、服务意识、沟通能力、公正性
```
七、教学反思(教师使用)
本节课通过情景模拟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表达不够充分,今后可增加更多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注:本教案为原创内容,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拓展与调整,适用于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