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陶潜传】陶潜,字渊明,晋代之贤士也。少怀高志,不为五斗米折腰,遂隐于田园,自号“五柳先生”。其性情淡泊,不慕荣利,常以诗酒自娱,寄情山水之间。
史载其家贫,常食粥度日,然未尝改其志。尝为州祭酒,未几辞去,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此非吾所愿也。”后为彭泽令,县中吏卒皆劝其应酬官场,陶潜叹曰:“吾岂能以身殉禄?”遂解印绶而去,归隐南山。
陶潜之文,清雅脱俗,多咏田园之乐,抒怀古之情。其所作《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等篇,流传千古,为人称颂。其诗风质朴自然,不事雕琢,世人谓之“田园诗派”之先驱。
晋书有言:“潜少有高趣,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其人虽不仕,然心系苍生,常以诗文讽喻时政,表达对乱世之忧。虽处江湖之远,犹怀庙堂之志,可谓志士仁人矣。
后人评曰:“陶潜之志,不在富贵,而在真性情。其隐逸非避世,乃守道也。”故其名垂青史,为后世所敬仰。虽身处乱世,然其精神长存,如松柏之坚,如清泉之洁,永世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