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实录)16(宇宙的另一边)】【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宇宙另一边”的想象与探索。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宇宙、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中“宇宙另一边”的奇妙想象,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展开合理联想,表达自己对“宇宙另一边”的想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地球的另一边是另一个世界,那会是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带我们走进一个神奇的世界——“宇宙的另一边”。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齐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 作者笔下的“宇宙的另一边”有什么特点?
- 文中提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总结:
“宇宙的另一边”是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世界,那里有与地球不同的自然现象,也有与我们生活相似却又截然不同的地方。
三、精读品析(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逐段分析课文,重点讲解以下
1. “我”在宇宙另一边的发现:
- “那边的我”正在做什么?
- 为什么“我”觉得那边的自己更聪明?
- 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活动?
2. “宇宙另一边”的奇特现象:
- 月亮为什么会发光?
- 太阳为什么会升起又落下?
- 这些描述是否符合科学常识?为什么作者这样写?
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这是一篇充满幻想色彩的文章,作者用天马行空的想象描绘了一个神秘而有趣的宇宙世界。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教师提问:
- 如果你也能去“宇宙的另一边”,你想看到什么?
- 那里的人会过什么样的生活?
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适时给予鼓励和引导。
五、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总结:
《宇宙的另一边》不仅是一篇富有想象力的文章,也激发了我们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希望同学们保持好奇心,勇敢探索,未来也许你能真正踏上“宇宙的另一边”。
六、布置作业(2分钟)
1. 写一篇小作文,题目为《我眼中的宇宙另一边》,要求发挥想象力,内容具体生动。
2. 课外阅读有关宇宙、外星人等主题的科普文章或故事。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在交流中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今后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科学知识,提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