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镜子里我们怎么结合的(小班教案:有趣的镜子()】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镜子,激发幼儿对自身形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引导幼儿了解镜子的基本功能,感知“镜像”的概念。
3. 在互动游戏中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增强集体意识。
4.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 各种大小、形状的镜子(如圆镜、方镜、长镜等)
- 轻音乐背景
- 简单的服装道具(如帽子、围巾、眼镜等)
- 活动场地布置成一个“镜面小屋”或“镜像乐园”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用轻柔的声音引导:“今天我们要去一个神奇的地方,那里有好多镜子,它们会告诉我们一些有趣的事情。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呢?”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镜面小屋”,鼓励他们自由地在镜子前走动、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二、探索环节(10分钟)
1. 教师提问:“你们在镜子里面看到了谁?”
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如“我看到自己了”“我的头发有点乱”。
2. 教师展示不同形状的镜子,让幼儿尝试站在不同的镜子前,观察自己的影子有什么变化。
3. 教师引导幼儿模仿动作,如举手、转圈、跳一跳,观察镜中的自己是否和自己做的一样。
三、游戏环节(15分钟)
1. “找朋友”游戏:
教师请一名幼儿站在镜子前,其他幼儿闭上眼睛,然后教师让这名幼儿做出动作,如拍手、转圈等,其他幼儿根据镜子中的影像猜出是谁。
2. “镜像配对”游戏:
教师出示一面镜子,让幼儿在镜子前做出动作,另一个幼儿在镜子外模仿镜中的动作,看是否能同步完成。
四、分享环节(5分钟)
教师邀请几名幼儿分享自己在镜子里看到的有趣事情,如“我发现当我踮起脚尖时,镜子里的我也在踮脚”。
五、延伸活动(可选)
可以引导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照镜子,观察自己和家人的不同,或者画出自己在镜子中的样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镜子”为载体,通过观察、模仿、游戏等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镜子、理解镜像现象,并在互动中提升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整个过程注重幼儿的参与感和体验感,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