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2.8陈情表(bull及教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2.8陈情表(bull及教案),在线等,求大佬翻我牌子!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6 12:14:19

2.8陈情表(bull及教案)】在语文教学中,《陈情表》作为一篇经典文言文,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本文是西晋时期李密写给晋武帝的一篇奏章,以深情真挚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祖母的孝心,同时婉拒朝廷征召,展现了作者忠孝两全的高尚情操。

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并提升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与文化素养。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及句式结构;

- 理解文章的主旨及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

- 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诵读、讨论、分析等方式,逐步理解文章内容;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作者对祖母的深厚感情,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作者“辞不就职”的原因及其情感表达;

- 难点:把握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与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等。

三、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你是否曾因家庭责任而放弃个人选择?”引出《陈情表》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初读感知(10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播放录音或范读,帮助学生正音、断句。随后请学生概括文章大意。

3. 精读赏析(20分钟)

分段讲解课文,重点分析以下

-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说明作者早年遭遇的不幸;

-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表达对朝廷的感激之情;

-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体现作者谦卑自抑的态度;

- “愿乞终养,辞不就职”——表明作者坚持孝道的决心。

4. 合作探究(15分钟)

小组讨论:李密为何拒绝朝廷征召?他的“孝”与“忠”如何统一?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背景进行分析。

5. 总结升华(5分钟)

教师总结文章主题,强调“孝”与“忠”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现代社会中如何处理家庭与责任的关系。

6. 布置作业(5分钟)

- 背诵并默写课文重点段落;

- 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孝”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陈情表》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色。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仍存在困难,需在今后教学中加强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训练。

五、板书设计:

```

2.8 《陈情表》教案

一、作者简介:李密

二、写作背景:西晋时期

三、文章主旨:孝亲报恩,忠君爱国

四、情感表达:真挚感人,委婉得体

五、语言特点:骈散结合,修辞丰富

```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还能从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中“孝”的深刻内涵,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