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蒺藜是什么意思

2025-09-14 23:06:43

问题描述:

蒺藜是什么意思,时间来不及了,求直接说重点!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4 23:06:43

蒺藜是什么意思】“蒺藜”是一个汉语词汇,常见于古代文献和诗词中,字面意思是“带刺的草木”。它不仅是一种植物,也常被用作比喻或象征意义。以下是对“蒺藜”一词的详细解释与总结。

一、基本含义

蒺藜(拼音:jí lí)是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属于豆科或蒺藜科,其茎干多刺,果实坚硬,表面有尖锐的刺,容易附着在衣物或动物皮毛上。因此,它常被视为一种“有害”的杂草,但也因其独特的形态和功能,在文学、文化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二、具体解释

项目 内容
词义 1. 指一种带刺的植物;
2. 常用于比喻艰难困苦、阻碍重重;
3. 在古文中也指一种兵器或工具。
来源 出自《诗经》《楚辞》等古代文献,如《诗·小雅·斯干》:“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虽未直接提到“蒺藜”,但其意象在古文中常出现。
文化象征 - 艰难险阻
- 自我保护
- 矛盾与冲突
- 生命力顽强
使用场景 - 古代战争中作为武器
- 文学作品中的隐喻
- 现代语境中形容处境困难

三、文学与历史中的应用

在古代诗词中,“蒺藜”常用来比喻人生道路的坎坷和命运的不顺。例如:

- 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虽然没有直接提到“蒺藜”,但“草木深”可引申为“蒺藜”般的环境。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种顽强的生命力也常与“蒺藜”的特性相呼应。

此外,在古代战争中,“蒺藜”也被用作防御工事或陷阱,如“铁蒺藜”是古代的一种军事器械,用于阻挡敌军前进。

四、现代用法

在现代汉语中,“蒺藜”一词较少直接使用,但在一些文学作品、影视剧本或网络语言中,仍会以“蒺藜”来比喻生活中的障碍、人际关系中的矛盾,或是性格上的倔强与固执。

五、总结

“蒺藜”不仅仅是一种带有刺的植物,更是一种富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它既可以代表自然界的坚韧与生存能力,也可以象征人生的艰难与挑战。在不同的语境下,“蒺藜”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表达方式。

关键词:蒺藜、植物、象征、文学、文化、隐喻、古代战争

以上就是【蒺藜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