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申之以揽茝读音】“又申之以揽茝”出自《楚辞·离骚》中的名句:“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这句话是屈原表达自己被贬斥后仍坚持高洁志向的诗句。其中,“揽茝”的读音是关键,也是许多读者在阅读古文时容易混淆的地方。
一、
“又申之以揽茝”是屈原《离骚》中的一句诗,表达了诗人虽遭贬谪但仍不改其志、坚持高洁品格的决心。“揽茝”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词语,指的是采摘香草,比喻修身养德。在现代汉语中,“揽茝”的正确读音为 lǎn chǎi,其中“揽”读作 lǎn(第三声),意为“采摘、选取”;“茝”读作 chǎi(第三声),是一种香草名,常用于象征美好与纯洁。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词语的发音和含义,以下表格对相关字词进行了详细说明:
二、读音及释义对照表
| 字词 | 拼音 | 声调 | 含义/解释 | 备注 |
| 又 | yòu | 第四声 | 表示重复、再次 | 常见副词 |
| 申 | shēn | 第一声 | 陈述、说明、重申 | 在文中表示“再三陈述” |
| 之 | zhī | 第一声 | 助词,无实际意义 | 用于连接主谓或动宾 |
| 以 | yǐ | 上声 | 表示“用”、“凭借” | 介词 |
| 揽 | lǎn | 上声 | 采摘、采取 | 引申为追求、选取 |
| 茱 | chǎi | 上声 | 香草名,象征高洁 | 古代常用作象征品德 |
三、延伸解读
“揽茝”一词不仅在字面上有采摘香草之意,更深层次上代表了屈原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他通过“揽茝”来表现自己即使身处逆境,也不愿随波逐流,而是坚持自我修养和道德操守。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远影响,成为后世文人崇尚的品质。
因此,在学习和阅读《离骚》时,准确掌握“揽茝”的读音和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屈原的思想情感与文学风格。
四、结语
“又申之以揽茝”不仅是《离骚》中的经典语句,也承载着屈原对理想与人格的执着追求。了解“揽茝”的正确读音(lǎn chǎi)以及其背后的象征意义,对于深入理解古典文学、提升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就是【又申之以揽茝读音】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