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词作内容,掌握作者通过游泳这一活动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学习词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感受作者豪迈乐观的精神风貌,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词句含义,体会作者在游泳过程中所展现的豪情壮志。
- 难点:把握词中“人定胜天”的思想内涵,感受其时代背景下的精神力量。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可通过提问或播放相关视频引入课题:“你们有没有在江河湖海中游泳的经历?面对大自然的力量,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引出毛泽东同志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对自然的挑战与征服。
2. 文本初读(10分钟)
组织学生齐读课文,注意朗读节奏和情感表达。教师可示范朗读,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词的气势与意境。
3. 内容解析(20分钟)
逐句讲解词意,结合历史背景进行分析。例如:
-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描绘了作者在湖南、湖北之间的行程,表现其忙碌而充实的生活状态。
-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展现作者面对浩瀚江水时的开阔胸襟。
-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体现作者坚定自信、从容不迫的态度。
-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反映新中国建设成就,展示国家发展之迅速。
-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以神话人物寄托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4. 语言赏析(15分钟)
引导学生分析词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并讨论这些手法如何增强词的表现力。例如,“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句,将江面景象与国家建设联系起来,富有象征意义。
5. 拓展延伸(10分钟)
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态度,是否也能像作者一样勇敢、乐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课堂互动性。
6. 总结提升(5分钟)
总结全文,强调《水调歌头·游泳》不仅是一首描写游泳的诗词,更是一首展现革命者豪情壮志的诗篇。鼓励学生学习作者积极进取、勇于挑战的精神。
四、作业布置:
1. 背诵并默写《水调歌头·游泳》。
2. 写一篇短文,谈谈你从这首词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五、板书设计:
```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
游泳经历、自然风光、建设成就
主题:豪情壮志、积极进取、人定胜天
语言:气势磅礴、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朗读、讲解、赏析等方式,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词的内容与思想内涵。但在拓展环节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今后可尝试更多互动形式,提高课堂活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