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绸缪_诗原文赏析及翻译】《绸缪》是《诗经·唐风》中的一篇古诗,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描绘了古代人们在婚嫁时的喜庆场景与深厚情感。虽篇幅不长,但意境深远,体现了古人对婚姻、家庭的重视与祝福。
一、原文
《绸缪》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二、逐句赏析
1.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之子”指的是女子,“于归”即出嫁。“宜其室家”意为她将给这个家庭带来和谐与幸福。这句诗表达了对新娘的美好祝愿,也暗示了婚礼的重要意义。
2.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这是诗人面对眼前美好情景时的感叹。他问:“今天是什么样的夜晚,能让我见到这样美好的人?”这里的“良人”指新郎,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惊喜与感动。
3. “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子兮子兮”是重复的呼唤,表现出一种激动的情绪。最后一句“如此良人何”,意思是“这样的好丈夫,该如何对待呢?”这既是对新郎的赞美,也流露出一种难以言表的喜悦和敬重。
三、整体赏析
《绸缪》虽然只有短短三句,却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它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婚礼当天的欢乐气氛,同时也表达了对婚姻生活的美好期待。诗中没有过多的修饰,却因真挚而动人。
从结构上看,这首诗采用的是反复咏叹的形式,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尤其是“子兮子兮”的重复,仿佛让人听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呐喊,令人动容。
四、现代翻译
那女子即将出嫁,她必将使这个家庭和睦美满。
今晚是什么样的夜晚,竟能让我遇见这样一位贤良的人?
啊,你啊你啊,面对这样一位好丈夫,我该怎样去爱他呢?
五、结语
《绸缪》虽短,却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一首描写婚礼的诗,更是一首关于爱情、婚姻与家庭的赞歌。在今天看来,这首诗依然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提醒我们珍惜身边的亲人,感恩生活中的美好时光。